2022/7/4 13:19:00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高技术的必争领域,也是高度知识密集型产业,新材料技术的创新突破和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与快速发展的新材料产业对新材料需求相比,我国新材料人才供给还存在总量、结构、区域3大不均衡现象,削弱了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动力。鉴于此,本文剖析了造成新材料产业人才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并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产业发展生态、激发各类各级主体积极性、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等角度提出缓解新材料人才供需错配困境的政策建议。

       供需不匹配,总量不均衡。“十二五”以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从2010年的6500亿元扩大到2020年的5.03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0%。新材料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新材料人才培养是个相对缓慢的过程,现阶段还无法完全满足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新材料产业人才总量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根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2015年我国新材料产业人才总量为600万人;2020年为900万人,人才缺口达到300万人;预计2025年新材料产业人才规模将达到1000万人,人口缺口将扩大到400万人。

       产学相脱节,结构不均衡。新材料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种类多,生产环节复杂,对各层次、各类型人才需求量较大。目前来看,我国新材料人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匹配,体现在3方面。

        一是高端尤其是领军人才严重紧缺。我国材料领域科研力量相对较强,高质量科研期刊发表成果数量、专利申请量等科研指标国际排名上均位于世界前列。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统计,2019年我国有8个学科领域高质量国际论文数量排名世界首位,材料科学、工程技术、化学等位列其。相比之下,我国新材料产业起步晚,底子薄,产业人才培养投入不足,产业人才培育体系还未健全,且新材料产业高端尤其是领军人才培养周期相对较长,导致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供给相对不足。以集成电路用材料为例,国内一流高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从车间工程师到主管,至少需要8~10年时间,目前我国大部分集成电路材料企业的核心人才团队来自台湾、日本、韩国等。

       二是技能型人才相对缺乏。目前我国新材料领域的工程技术人才力量相对薄弱,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在企业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尤为缺乏。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我国一般企业技术工人求人倍率为1.8左右,新材料企业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远高于2,通常一个职位五六个月也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21年第3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显示,化工单元操作工、金属材料工程技术人员、金属热处理工、电子材料工程技术人员、塑料制品成型制作工、橡胶制品生产工等比较紧缺。

       三是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较为紧缺。随着跨学科跨领域的技术创新不断增多,新材料与其他学科交叉和相互渗透的发展特征愈发明显,对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需求显著增加,例如材料基因工程的发展需要既懂材料又懂大数据、高通量计算等人才,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生产模式推广需要既懂材料又懂数字化制造技术、绿色技术应用的人才。现阶段,我国相对单一、缺乏灵活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无法满足新材料领域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要。

       发展差异大,区域不均衡。我国新材料人才在空间布局上存在着区域不均衡问题,且新材料人才区域差距逐步拉大。人才培养和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我国新材料产业人才分布存在着典型的“东多西少”特征。京津冀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收入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吸引集聚新材料产业人才能力最强,且这些区域汇聚了大量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制造业基础扎实,下游应用市场广阔,各类人才供给充足,有利于新材料复合型、应用型等人才的培养与流动。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但受制于经济发展、交通区位、发展机会等因素,对新材料产业人才特别是中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强,新材料产业人才相对匮乏。同时,东部发达地区对中西部地区新材料人才有较强的虹吸作用,导致新材料人才分布更加不均衡,进而加剧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形成人才流动中的“马太效应”。

       从供给侧看,新材料人才培养体系滞后于产业发展需求。目前,我国新材料人才培养主要依托高校和职业院校,企业内部培养的新材料人才相对占比不高,尚未形成多元化的人才供给模式。高校的材料类学科专业根据材料属性设置,与新材料产业分类和实际需求存在差异,专业结构与新材料产业结构匹配度不高,例如很多高校设置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材料领域通用专业,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属于相对细分的专业,但仍无法做到与新材料产业领域精准匹配。与此同时,高校的新材料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通常滞后于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前瞻性和动态调整能力不足。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新材料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程度脱节,整体建设水平不高,实验设备、生产设施等基础能力建设滞后,工程教育实践环节薄弱,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的师资力量不足。企业尚未发挥在新材料产业人才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参与新材料产业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偏低,职工培训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此外,我国新材料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大多按照传统学科的人才培养方式,材料专业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人才培养体系尚未明晰,不同学科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力度不足,导致新材料领域缺乏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

       从需求侧看,新材料产业高要求、中低收入的薪酬体系对人才吸引力不大。从国际来看,与经济发达和产业发展成熟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竞争力不强。根据《2020年IMD世界人才报告》,在63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大陆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位列第56位,远远低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新材料产业发达国家。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新材料产业还处于培育发展阶段,综合实力还有待提升;另一方面在于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环境、配套政策、激励机制、薪酬待遇等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在全球新材料高端人才和领军人才竞争中不具备显著优势。从国内来看,与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装备等高附加值产业相比,新材料产业人才的薪酬水平普遍较低。以A股上市公司为例,2019年金属和非金属新材料行业人均年薪为12.19万元,低于A股整体16.71万的平均水平,低于计算机行业20.57万元的人均薪资水平,更低于非银金融行业人均42.09万元和银行业人均39.93万元的薪资水平,新材料产业人才招引难度较大。此外,新材料企业人才招聘机制不健全,多数企业招聘方式和途径较为单一,通常依赖招聘平台和猎头公司进行人才筛选,这些机构在新材料领域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强,制约了新材料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从供需来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国新材料领域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存在院校积极性高、企业积极性偏低的问题。部分新材料企业认为,校企合作培养的人才流动性较大、不确定性较强,企业前期的投入容易成为沉没成本。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提高、安全生产要求提高等,材料类专业学生在新材料企业进行较为深入的生产实习越来越困难,多数实习以参观为主,很难达到培养学生工程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创新应用能力的预期目标。部分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到位,仅仅把校企合作当成是解决新材料人才短缺的方法,缺乏人力资源的中长期规划,缺少持续的资金投入和完善的培养机制。院校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较高,但院校更多关注学生实习、就业等问题,对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员工能力培养方面考虑不多,难以和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

       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建设新材料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贯彻落实国家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强化新材料产业人才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推动新材料产业人才空间布局优化。围绕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建设新材料高水平人才高地,依托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建设吸引和集聚新材料产业人才的平台。发挥新材料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领军型企业的作用,集聚新材料产业高端人才、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聚焦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组织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加快形成新材料产业人才的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加强新材料产业人才供需的精准预测,做好新材料高端和领军人才的招引工作。

       完善新材料产业人才发展生态,提高对新材料产业人才吸引力。鼓励各地推动“人才+产业”协同发展,明确人才服务产业、产业孕育人才的定位,围绕产业链强化人才链建设,完善新材料产业人才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健全新材料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融合。鼓励各地依托新材料产业园区或基地,完善新材料产业生态,优化人才优惠政策,增强对新材料产业人才的吸引力。针对欠发达地区新材料产业人才招引难、人才流失等问题,构建灵活开放的人才招引和管理机制,制定柔性引才政策,以兼职挂职、“周末工程师”等方式促进新材料产业人才流动。鼓励各地根据新材料产业发展定位和重点,依托行业协会等第三方机构建立新材料产业人才数据库,及时发布新材料产业人才需求,为政府、企业、高校和求职者等提供决策参考。发挥国家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平台作用,加强新材料产业人才的信息共享,促进新材料产业人才供需对接。

       激发各级各类主体积极性,建立多层次多结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新材料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建成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多层次新材料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管理运营的多类型新材料产业人才培养体系。适应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需要,借鉴国内外学科改革的创新经验,支持高校动态调整和优化材料学科专业,调整材料专业规模与布局,优化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结构,推动材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培养多领域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基础研究人才和创新人才。支持职业院校完善新材料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发挥社会培训机构紧贴企业、办学机制灵活的优势,开展短期规模化的人才培训,增加新材料产业人才储备量。鼓励和引导企业以提高企业员工职业技能为重点,以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方式,充分调动企业开展新材料产业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多学科跨领域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建立以新材料技术攻关项目为核心的产学研协同培养机制,联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依托新材料领域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大平台,开展多学科交叉重点攻关,突破一批制约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瓶颈技术和尖端技术,培养一批新材料产业复合型人才和工程科技人才。鼓励职业院校以新材料企业需求为导向,开展新材料人才“订单式”培养,鼓励企业骨干、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开展多向任职交流,建立联合实验室,培养满足新材料产业需求的紧缺型、复合型人才。加大新材料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力度,加强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行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和“项目小组制”,鼓励材料专业学生参加跨学科跨专业的协同创新训练与生产实践。鼓励学校和新材料企业建立新材料产学研协同实习基地,建设新材料产业学院,通过校企精准协同,提高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来源: 新材料产业)